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上市,享受双重资本市场红利?
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上市,海底享受双重资本市场红利?捞分利疫情下经营不利,公司是拆海场红在甩开烫手山芋
来源:市值风云
分拆海外业务的背景,是外业务上海底捞发生了五年以来的首次亏损,下沉市场扩张急需资金。市享受双
作者 | 扶苏
编辑 | 小白
7月13日,重资海底捞(06862.HK)正式宣布分拆海外连锁餐饮品牌“Super Hi”,本市后者拟以“特海国际”的海底名称于香港联交所主板单独上市,并于同日已递交招股书。捞分利
海底捞为何要分拆特海国际?拆海场红
下沉市场扩张亟需资金
根据公告,特海国际将采取“实物分派+介绍上市”(Distribution in specie + Introduction listing)的外业务上方式上市。
“实物分派”意味着海底捞将其所持有的市享受双全部特海国际股份,按持股比例直接分派给现有股东;“介绍上市”则意味着不会发行新股,重资也不会筹集新资金。本市
分拆后,海底特海国际不再与海底捞并表,但目前持有海底捞60.4%股份的创始人夫妇张勇和舒萍,仍将为特海国际的控股股东。
对于分拆动机,海底捞也相当坦率,尤其是公告中的最后一句:
“使Super Hi的业务及本集团的其余业务在其各自的地域范围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在一个独立的上市平台上产生未来的增值收益。”
(来源: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公告)
疫情给海底捞的股价和业务均带来了破坏性的影响。
过去一年以来,海底捞的股价下跌了63%,目前尚存市值890亿港元。
(海底捞过去12个月股价走势,来源:Google Finance)
截至2021年末,海底捞的同店平均翻台率从去年的3.8次/天降至3.5次/天;同店日均销售额也从9.7万元降至8.7万元,同比下滑10.2%。
(来源:海底捞2021年财报)
经营效率下滑的同时,海底捞却仍在坚持下沉市场扩张策略。
2021年,海底捞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从1205家增长至1329家,同比增长10.3%;除一线城市外,海底捞在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均有增长。
(来源:海底捞2021年财报)
因此,海底捞的现金流状况日趋紧张。
2021年,海底捞仅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开支就高达44.3亿元,而同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只有38.1亿元。
海底捞亟需“开源节流”之道。
实际上,海底捞剥离旗下子公司并独立上市的做法也并不陌生。分拆后的特海国际,将成为“海底捞系”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2013年,海底捞剥离了其供应链子公司颐海国际(01579.HK),后者于2016年在联交所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上市。
分拆出来的颐海国际不仅获得了更多外部客户,并能够在公开市场自主筹集资金,还使得当时正处于扩张中的海底捞的资产负债规模有所减轻。
海外业务“烧钱”无底洞
特海国际本身的质地又如何呢?
海底捞进军海外市场的时间较晚,直至2012年才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特海国际在海外共拥有97家“Super Hi”门店,覆盖亚洲、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11个国家。
招股书显示,东南亚是特海国际的主要市场,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4个国家。
2021年,东南亚贡献了特海国际56.1%的餐厅经营业务营收,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的门店数量占到58.8%(对应为57家)。
(来源:特海国际招股书)
实际上,相较于分拆前的海底捞,特海国际所代表的海外业务的体量很小。
2021年,海底捞(注:分拆前数据,下同)的整体营收为411.1亿元,特海国际的营收为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9亿元),后者约占前者营收的4.8%。
体量虽小,但成长性方面,特海国际却还不如海底捞亮眼。
2021年,特海国际营收同比增长41.1%,略低于海底捞的43.7%。
盈利能力方面,特海国际更是远不如海底捞。
招股书显示,特海国际自2019年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21年发生净亏损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亿元),净利润率低至-48.3%。
(来源:特海国际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海底捞发生了五年以来首次亏损,当年净亏损41.6亿元。
照此计算,海底捞2021年有超过两成的净亏损,可归咎于海外业务。
(来源:海底捞2021年财报)
在过去光景好的年份,海底捞尚有余力为培育期中的海外业务源源不断地“输血”。此时,海底捞分拆特海国际,“甩开烫手山芋”的意图不言而喻。
- ·“政策速递”助企业安心发展
- ·一年内2000家退场 保险中介大浪淘沙
- ·道达投资手记:外资爆买 核心资产行情来了?
- ·医保谈判今日再开启,多种救命药首次“开谈”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
- ·外贸经营管理领域重大改革!商务部: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 ·中小银行密集调整存款挂牌利率
- ·2022消费金融关键词:严监管、忙补血、换高管
- ·企业灵活运用交割实现远销和接货 前10月商品期货交割量出现井喷
- ·再造一个“宁王”有多难?家里有矿也扛不住了,国内第三大储能电池厂瑞浦兰钧流血上市
- ·亚信科技荣获《第一财经》“ESG-商业治理贡献奖”
- ·高盛:预计今年英国经济将萎缩1.2% 远落后于G10其他成员国
- ·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壹连科技,还有独立性吗?
- ·德国12月调和CPI环比跌幅创8年来最大,同比涨幅收窄至9.6%
- ·韩媒:韩国免税店期盼中国“大买主”
- ·塑料、酱料商合诚技术IPO遭遇罕见一幕 第二大股东为何对上市投出反对票?
- ·潘功胜: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
- ·细节曝光:套取1300万私设小金库、收受购物卡100张……营口银行3位原领导被判刑
- ·拼多多涨5%股价创两个月新高 瑞信称其增长强劲及拥有海外市场潜力
- ·中天期货:焦炭技术形态呈空 豆粕等待止跌企稳后低吸
- ·2023年3.67万亿地方债到期,地方正申报2023年再融资债券需求
- ·余承东兑现保障供应承诺!华为Mate 50系列官网现货
- ·二手车商:日系车保值“神话”破灭,去年是从业十多年来最难的一年!
- ·ETF纳入互联互通满半年 交投活跃度持续攀升
- ·IPO数量创近一年来新高 日股年底迎来上市热潮
- ·12月黑猫投诉航司领域红黑榜:浙江长龙航空拖延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