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各区GDP读懂今年北京经济新走势
转自:北京商报
近日,从去北京各区的年各地区生产总值(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数据陆续出炉。读懂在已经公布GDP的今年经济各区中,东城区GDP增速位居城六区第一,北京海淀区GDP首次突破万亿元,新走其他各区经济增速普遍在1%-3%之间;同时,从去总体来看,年各各区的读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
GDP:海淀首破万亿元
东城增速中心城区第一
在已公布经济数据的今年经济区中,海淀区和东城区的北京表现较为抢眼。
经初步预计,新走东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左右,从去增速居城六区第一。年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4%;万元GDP能耗下降5%左右。读懂
而海淀区GDP则在2022年首次突破万亿元。1月4日,海淀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俊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海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预计增长4%,全市占比25%,经济总量和增长贡献继续保持北京第一。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海淀区和东城区固有的经济发展基础比较扎实,经济发展支撑点较多,尤其是海淀区科技水平、服务业的基础扎实,经济韧性较强,去年的经济数据相对较好。
GDP突破万亿体现了怎样的经济发展水平?2021年,我国共有24个万亿GDP城市,共有29个省份GDP突破万亿,2022年海淀区GDP将超过国内多座城市和部分省份;和区级行政单位对比来看,海淀区是全国经济第二强区,成为继上海市浦东新区之后,全国第二个GDP突破万亿的区。
其他已公布经济数据的区中,GDP增速普遍在1%-3%之间。丰台区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石景山区初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0亿元,同比增长2%左右;房山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增速全市第六;昌平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300亿元,增长1%;西城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5600亿元;朝阳区预计全年GDP增速与全市基本保持同步;通州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总消费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平稳增长表现符合预期
再来看各区发布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
海淀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0.5亿元,实现正增长,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4%;东城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减税降费因素后,同口径增长1%;丰台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7.6亿元,同口径增长2.1%左右;石景山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4.05亿元,同比增长1%(同口径增长8.2%);西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416.9 亿元;朝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3亿元;昌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经济发展、GDP增速密切相关,一般呈正相关。
“对于北京市来讲,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更多的还是用于市政方面,例如交通、水电气暖等民生方面的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平稳增长,说明虽然实体经济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发展困难增加,但在政策激励下,企业的收入以及税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打击,在疫情下仍然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比较高,管理手段丰富,同时北京企业的按时足额缴税的自觉性较强,具有担当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说。
宋向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北京市各区GDP完成情况总体表现在意料之中,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各区之间虽有差异,但整体表现良好,既反映了2022年经济发展遇到的严峻局面,又体现了各区在困境中奋发图强、稳中求进的良好效果。
2023年:
具有三个不可逆发展态势
对于2023年,北京市各区也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通州区、石景山区提出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东城区提出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丰台区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房山区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5%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宋向清认为,2023年北京各区的经济均有三个不可逆的发展态势。首先是经济领域各项指标有望在2022年基础上呈大幅增长,其次是实体经济将会得到更多政策帮扶,市场回暖给实体经济带来重大利好,最后是在北京市兼顾防疫和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下,居民出行、生活、收入、就业、就医等方面会更加便捷,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将进一步强化。
北京各区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宋向清认为,首先应继续对政策进行优化,精准投放政策,为提供更加实在的、实惠的政策支撑,能够精准高效地支撑企业发展,继续帮助企业纾困,适当地对部分企业、部分行业进行融资政策投放,提供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融资。
“需要一如既往地利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这是2023年北京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快速回暖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驾马车’快速提振经济,再通过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低碳企业等创新型、绿色型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和长线发展。”宋向清说。
相较于其他城市,北京仍然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北京仍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招商引资,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先进的生产要素留在北京,发展高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国际商贸等产业,建设好BCD、、经开区、等商务区、产业园区,在经济恢复常态化的过程中乘势而上,发挥科技创新的潜力。”徐洪才说。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
- ·“山东沂河沉尸案”发回重审,被告人家属:已经预料到的结果
- ·手机投屏要收费?优酷这样回应
- ·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加大 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 ·江西进贤县:生育三孩家庭,给予200元/平方米的购房补贴
- ·上海:到2025年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
- ·世行行长宣布推选英德米特·吉尔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 ·评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大摩:苹果商业模式正在转变 市值重回3万亿美元“不是梦”
- ·被“果链”踢群的欧菲光下一站在哪
- ·银保监会上半年重点做了这些事
- ·长沙一餐厅员工调包客人飞天茅台!顾客能要十倍赔偿吗
- ·广发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市首日策略
- ·BBC未转播开幕式 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
- ·欧美成品油需求不及预期重挫市场信心,油价危局再迎考验
- ·中证1000股指期货首日策略-多中证1000空沪深300
- ·人社部:加大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支持力度
- ·收评: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升 中字头概念股全天强势
- ·三年亏损超8亿元,芯片设计能力存疑,“百亿人工智能巨头” 思必驰有多大水分?
- ·外汇局:今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收入增长快于支出,推动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收窄
- ·西方制度性政治经济危机成因的探讨及可能的影响
- ·谷歌神秘项目“Pitchfork”曝光:教AI写代码 抢程序员饭碗
- ·台媒:桃园一辆特斯拉撞上桥墩起火,警方初步确认伤者是艺人林志颖
- ·锂资源真的短缺吗?曾毓群和马斯克隔空给出答案
- ·银保监会:切实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 ·证监会:高红明、高远涉嫌对宁夏远高实业信披违规 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五百万元罚款
- ·多地举办夏季房展会,还有发买房消费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