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赴港寻出路三年豪掷14亿广告费,近九成收入依靠经销商毛利率低同行20个点
炒股就看,珍酒权威,李渡路年利率专业,赴港及时,寻出行全面,豪掷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亿广依靠
来源:长江商报
进入2023年,告费随着经济消费复苏,近成经销白酒行业也在逐步回暖。收入商毛
近日,低同点定位“酱酒第二”的珍酒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珍酒李渡”)递表港交所。此番若上市成功,李渡路年利率珍酒李渡将成为继之后的赴港“酱酒第二股”和“港股白酒第一股”。
据了解,寻出行近年来,豪掷“主板限酒令”似乎已成为行业普遍共识。1994年,打响白酒企业上市第一枪,随后的二十年里,有近19家白酒企业陆续登陆A股市场。但自2016年之后,资本市场上再未有一家酒企顺利“通关”。珍酒李渡能否让白酒企业再次重燃希望,成败似乎在此一举。
据了解,珍酒李渡提供以酱香型为主的高品质白酒产品。目前,公司旗下有四个白酒品牌,包括珍酒、李渡、湘窖以及开口笑四个白酒品牌,前两个品牌分别隶属酱香、兼香型,后两个品牌隶属浓香型。
从招股书来看,珍酒李渡当前存在重金营销影响盈利的问题,公司的广告开支由2020年的2.41亿元升至2021年的6.69亿元,涨幅达177.59%。2022年前三季度这一支出达4.87亿元。不到三年广告砸入近14亿元,可见珍酒李渡对宣传方面的看重。
但是,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珍酒李渡营收增速已出现明显下滑,公司2021年营收较2020年同比增加112.7%,而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则放缓至18.2%。此外,公司还存在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库存堆高却仍要上市募资扩产等诸多问题待解。
猛砸广告费拉低毛利率
沉寂已久的白酒市场终于出现一匹“黑马”。
近日,珍酒李渡披露招股书,拟赴港上市,有望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上市后,郎酒、西凤酒、国台等纷纷冲刺,但7年来未有新增白酒企业登陆A股市场。
在招股书中,珍酒李渡称其是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旗下共有四个主要白酒品牌,分别是旗舰品牌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珍酒和李渡分别来自贵州和江西,公司2009年收购;湘窖和开口笑是湖南品牌,公司于2003年收购。前两个品牌分别隶属酱香、兼香型,后两个品牌隶属浓香型。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内,珍酒李渡实现的收入分别为23.99亿元、51.02亿元和42.4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10.32亿元和7.12亿元。
这意味着不到三年时间,珍酒李渡累计营收已超百亿元。但就绝对规模而言,与业内领头羊相距甚远。
从细分产品的贡献度来看,作为珍酒李渡的主要增长引擎,在报告期内,珍酒品牌实现的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34.88亿元和27.64亿元,所占比例分别为56.1%、68.4%和65.0%,贡献较大。
然而看似风光的财报背后,珍酒李渡的毛利水平却并不理想。报告期内,珍酒李渡的毛利率分别为52.2%、53.5%和55.2%,同期行业内品牌平均毛利分别已经高达77.55%、82%、79.8%。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2022年前三季度,头部酒企贵州茅台、、和的毛利率分别高达91.87%、75.97%、74.54%和86.78%。诸如、和一类的区域性白酒企业在同期的毛利率分别为74.52%、74.43%和79.82%。
很明显,珍酒李渡的毛利远低于行业平均值,并且和大部分上市白酒公司的毛利差距在二十个点以上。
长江商报记者翻看珍酒李渡招股书注意到,该公司毛利率过低的主要原因,或许是高昂的广告营销及销售支出,拖累了公司的毛利水平。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珍酒李渡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4.03亿元、10.21亿元、9.8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16.8%上升到23.1%。其中,在广告宣传方面,珍酒李渡毫不手软,广告开支分别达到2.42亿元、6.69亿元、4.87亿元。
也就是说,短短两年多时间内,珍酒李渡先后累计投入近14亿元进行广告宣传。而对比来看,去年前三季度,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销售费用率仅为2.68%,10.54%,11.48%。
然而,营销层面的不断投入,却并未给珍酒李渡带来核心业务的如期增长,反而导致资金链不断收紧。根据招股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由2020年的15.24亿元,一路下滑至2022前年三季度的-10.29亿元。
存货高企仍扩产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广告投入外,大力发展经销商也使得珍酒李渡付出一定成本。
虽然该公司已经开设了线上销售渠道,但其仍然过度依赖线下销售渠道,这也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提升。招股书显示,珍酒李渡经销商的数量从2021年初的3628家增加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6408家。
具体来看,2020年—2022年前三季度,珍酒李渡经销商渠道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8.1%、88.8%以及88.3%,由此足见其对线下渠道的依赖程度。
而2022半年报数据显示,处于酒企头部的茅台、五粮液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188名、3015名;而与珍酒李渡体量和增速较为接近的和酒鬼酒,截至2021年底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2252名、1256名,数量上都比珍酒李渡远少很多。
为了平衡成本,珍酒李渡似乎正打算选择发展直营渠道。在招股书中,珍酒李渡表示,“公司计划继续投入现场销售团队以支持销售网络及吸引终端消费者。”
令人疑惑的是,营销上的大幅投入以及经销商大幅增加,按理都可以提升珍酒李渡的产销量,但招股书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珍酒”实际产能达2.09万吨,当期销量仅8952吨,产销率达42.82%,不足5成。
事实上,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珍酒李渡的材料成本显著高于同梯队同行。2021年其生产材料成本为9.89亿元,同年舍得酒业材料成本是5.89亿元,原料成本是6.43亿元,酒鬼酒的材料成本约在5.36亿元。
因此,珍酒李渡的库存也随之迅速走高,在报告期内,公司拥有存货分别为17.37亿元、36.49亿元和43.1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也由2020年的517天升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571.6天。
招股书解释,存货大部分为基酒,为满足生产需求要维持相对较大的存货量。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珍酒李渡整体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6.1%、83.1%、93.8%,其中珍酒的产能利用率基本处在100%左右水平。
尽管库存积压越来越多、产销极度不匹配,珍酒李渡依旧计划继续扩大产能。在招股书中公司提到,此次公开发行计划拿出部分募资用于扩建3个现有生产设施及建设一个新生产设施。2024年投产后每年将新增2.6万吨的基酒产能,其中1.66万吨为酱香型基酒。届时,酱香型白酒总产能将或突破5万吨。
对此,有行业人士指出,珍酒李渡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在保持产品总体优势的同时,也需要着眼于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加强线上销售渠道的开发和拓展,注重成本控制以及加强研发和创新,未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 ·车企加速切入电池自研赛道: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渐成主流
- ·沪指失守3000点!酱油风波发酵,海天味业暴跌,这家公司却一字涨停
- ·10月11日保险日报:年内60家公司71位高管调整,代理人专业化职业化转型提速
- ·华为视频聊天情绪修改专利获授权
- ·中铁建拟转让苏州京兆房地产20%股权 底价约2亿元
- ·华厦置业接获联交所复牌指引 继续停牌
- ·国庆露营让预制菜翻红 预制菜赛道春天来了?
- ·福布斯首富易主,透过地球上最富有的人类看背后本质
- ·美供应管理协会:美国8月制造业PMI为52.8
- ·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对俄乌冲突升级“深表关切”
- ·美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超预期 黄金价格企稳1660
- ·比亚迪再度超越特斯拉,“金九银十”各大车企表现如何?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报告《颠覆性技术前瞻2022——最具可能性与最具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
- ·祥生控股集团前9个月归属集团合约销售总额约为208.94亿元
- ·A股突然拉升!宁王大爆发,市值重回万亿!锂电大反攻,1600亿龙头飙升!半导体又跌了,千亿白马再度跌停!
- ·打新早报 | 中荣股份今日申购:原材料涨价、业绩下滑
- ·央行:10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09万亿元 同比增长13.9%
- ·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目前上海企业贷款利率及小微信贷利率均为历史低点,并在全国始终保持最低
- ·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 ·丰田9月在华销量大增50%,本田和日产下滑
- ·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 ·去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2012年增加12046元
- ·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逾八成,乘联会:10月是购车最佳时机
- ·海天酱油风波留给我们的一道思考题
- ·贵州茅台首次单独披露茅台酒经营数据,年内含税收入破千亿,但增速下降
- ·美国流媒体服务平台Hulu月费涨价正式生效
-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劳动力萎缩加投资放缓,美国高利率或难持久
- ·逆风出击!佛山系豪掷1亿买这两只股,成色如何?
- ·十年净增超1亿户,市场主体激增背后的经济新密码
- ·标普500指数10月3日-7日上涨1.51% 覆盖的11个行业板块分化明显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香港将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脱贫地区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
- ·多家医院检验科主任被查,体外诊断企业瓜分“带金销售”蛋糕,涉及广德市人民医院、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等
- ·济源投资集团拟发行20亿元私募债,项目更新为“已反馈”
- ·证监会公众公司部商庆军:完善北交所产品布局 持续研究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特色品种
- ·便利蜂售过期德芙巧克力被罚1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