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稳增长政策最好在上半年应出尽出
记者 辛圆
在国内疫情持续发酵、中国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宏观好上4月中国经济延续下行态势。经济尽出周三,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稳增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与会分析师表示,长政策最稳增长政策最好在上半年应出尽出,半年财政政策应扮演更为重要的应出角色。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指出,中国当前中国经济正遭遇四大“拦路虎”:一是宏观好上,疫情加剧了“三重压力”(需求收缩、经济尽出供给冲击、论坛预期转弱),稳增严重威胁到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二是长政策最,房地产持续低迷,半年后续基建增长也可能面临疲态;三是,俄乌冲突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加大;四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产生的外溢效应。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表示,现在尤其需要关注来自需求端的压力。他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分析称,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在持续下降;消费的降幅更大,这既有疫情对消费能力的削弱,也有预期的因素;去年经济增长的高光点——出口的动能也在减弱,外需面临严峻挑战。
罗志恒认为,从当前情况来看,财政发力更为关键,他呼吁加大财政支出,尽快发行特别国债,以应对多重因素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他指出,减税确实能缓解企业负担,但减税的前提是要有经济流量。但是,现在经济流量非常差,这时候减税的话,实体经济的感受其实并不强。“相比之下,应该采取支出政策,给市场主体提供补贴,比如免除房租,给一些工资补贴,效果就会更好。”
罗志恒还表示,疫情对经济和财政造成的冲击都是超预期的,这是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时没有料想到的。因此,“非常时刻要用非常之举”,可以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用于三大任务。
他进一步表示,一个去向是基建,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振总需求;二是给特定人群发放现金,而不是现在很多地方选择的发放消费券,发现金的目标不是刺激消费,而是降低特定人群的焦虑感,稳定人心;三是给地方政府,面对常态化核酸检测,基层的压力很大,中央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保基层运转。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表示,目前中国政府的稳增长意愿非常强,政策空间也很充足,需要关注的是政策的执行层面,要与时间赛跑。
“现在一直在强调要刺激消费,但一天就也就是三餐。生产层面,一天只有24小时,工人只能完成一定的工作量,疫情后当然可以赶工,但产能利用率也只有100% ”余向荣说。
他表示,政策要加快落地执行,增量政策要尽快出台,无论是针对房地产的政策,还是至少万亿级的特别国债,最好上半年都能出来。此外,要尽快矫正市场预期。
“现在信心恢复很慢,因为大家看到政府有多重目标,一方面提出要防疫,同时还要稳增长,但又担心杠杆率上升,这就让外界对政府稳增长的决心产生怀疑。”
余向荣表示,面对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地缘风险抬升,目前的边际放松不足以抵消普遍的预期下滑,政策上不能计较短期负面影响,政策要应出尽出,以坚决行动稳定市场预期。
- ·广州晋级“强磁场”:全球独角兽增速全国第一 面向全球释放“湾区引力”
- ·赣锋锂业: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元并转增4股红股
- ·现代汽车集团与劳斯莱斯将合作开发氢动力飞机电力推进系统
- ·大摩:维持耐世特增持评级 目标价7.5港元
- ·王一博撑不起一家上市公司?乐华娱乐港股遇冷,招股期满后暂停IPO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8月31日
- ·“国三”汽油车禁止驶入五环?北京出台13项举措加快二手车流通促进汽车消费升级
- ·美军近日再次从占领的叙利亚油井盗采石油,汪文斌:实属强盗行径
- ·中国太保集团董事长孔庆伟:在再保险“国际板”建设的前期将主动发挥头部企业的专业能力
- ·中国建设银行最新公告:9月15日正式施行
- ·麦趣尔天猫旗舰店关闭,网友投诉退货未退款
- ·工信部:纵深推进APP专项治理,重点加大对违规收集使用未成年用户个人信息等行为的检测和处置力度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人民日报:规范网络直播怎么看怎么办?让专业人干专业事
- ·收评:沪镍涨超5% 焦煤跌超6%,菜粕跌超4%
- ·工业母机概念股午后大涨 机构看好行业高景气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