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面积远超合同面积 华润置地乌龙3月报上演一日游
来源:北京商报
当大家还在疑惑权益销售面积为何远超同期合同销售面积之时,权益的面积面积“更正”姗姗来迟。4月13日,远超月报华润置地再次发布一份3月销售简报,合同华润其中,置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及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分别约118.4亿元及51.14万平方米,乌龙分别按年减少24.5%及46.3%。上演这份“新”的日游销售简报,与4月12日所发布的权益相比,有两个数值发生变化: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由约156.7亿元下降至118.4亿元;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由约95.3万平方米下降至51.14万平方米。面积面积乌龙3月报上演一日游,远超月报华润置地却并未给出过多解释。合同华润
两天两份业绩简报
4月12日,置地华润置地发布2022年3月销售简报。乌龙公告显示,上演2022年3月华润置地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08.9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77.95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19.8%及46.2%。同期,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及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分别约156.7亿元及95.3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24.5%及46.3%。
合同销售业绩,即企业将连同合营、联营公司所有项目计入在内;而权益销售业绩,则是指企业参与开发项目时其所占股权对应的销售业绩。二者关系常态是“A大于B”的情况,但此次华润置地的权益面积远超合同面积?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如此不合理的业绩简报,在经历一日游后,华润置地才予以“更正”。4月13日,华润置地再次发布3月销售简报。其中,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由约156.7亿元调整为118.4亿元;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由约95.3万平方米调整为51.14万平方米。前后差别如此之大,华润置地却并未给出解释说明。
华润置地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承认第一个公告错了,联交所已予以作废。
“目前企业仅仅是更正,没有披露两次公告数据差距这么大的原因,但按照正常企业信披逻辑,权益销售额和权益销售的面积这组数字不可能是凭空造的。”某房企上市公司董秘分析称,如果存在这么个数据,可能是企业在信披周期确实存在这部分交易,但由于房地产的经营数据统计较为特殊, 从全口径金额、合同销售金额、权益销售金额到最终符合确认营收的数据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差距,可能会存在统计周期偏差导致的数据偏差。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市场表现看(第一次披露、第二次更改、到第三天市场的盘面表现),华润置地实际销售可能要比所披露的更可观。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华润置地往期业绩简报,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2021年3月,华润置地的权益销售金额为156.7亿元,权益销售面积约为95.3万平方米,这两个数据,与华润置地12日更正前的数据一模一样。
信息披露不容忽视
“房企的业绩公告,只有年报是强制审计,月度销售简报比季报要求更低一些,算是主动披露内容。”某上市公司董秘介绍,一般企业遇到这类信息出现问题,只要及时更正便可以过关,但如果反复出现同类情况,则可能会影响年度信披考核的评级,严重的可能被取消直通车资格。
所谓上证直通车是指上市公司通过上交所信披电子化系统自行登记和上传信披文件,并直接提交至交易所网站及其他指定媒体披露。
上证直通车不但实现了公告登记和传送方式的电子化,也让交易所从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型,可以促使上市公司更及时了解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并迅速采取行动,发布相关公告,澄清相关情况。
根据此前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财报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年度业绩快报或年度业绩预告与年度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盈亏性质不同且情节严重等,均会被交易所给出D。
以港交所为例,截至目前,已经有包括花样年集团、、等近20家房企延期发布年报。“基本都是因为经营情况,也不排除可能会出现的财务问题。”某十强房企董秘直言,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监管,对房企经营情况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将更加重视,房企在信息披露需要更加注意。
权益销售“挤水分”
在地产行业“黄金时代”,房地产企业对于规模渴求旺盛,也出现了许多规模短期内快速扩张的千亿房企,而此类企业大多以全口径销售披露“充门面”,利用联合开发的手段实现扩张。
如今,房地产市场下行,联合开发亦成为抵御风险的手段,越来越多的房企参与其中,甚至有房企公开表示“要加大联合开发力度,持续推进战略”。
房企联合开发模式不断增多,相应的权益占比下降将成为趋势,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长。少数股东权益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公司的现金流,在企业扩张的同时也能够保持较低的负债率,但企业在规模上会处于“虚胖”的状态。房企的净利润被“注水”,净利润指标也逐渐失效。
将合营、联营公司所有项目计入业绩,也使得市场在判断企业真实“成色”时容易出现误差。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更安全呢?那就是挤出“水分”,以权益销售额为披露维度。
目前,以权益销售额为披露维度的房企包括、等,龙湖、万科也正在向这方面靠拢。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房企之所以选择对外公布权益销售,也是因为这个指标更能体现销售回款的“成长”,展示企业的安全性,毕竟当下现金流才是王道。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 ·中银协报告建议: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原启生物宣布完成超1.2亿美元B轮融资
- ·黑色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均!焦煤的合理价格水平是多少?
- ·以色列专家提醒:基因编辑疗法需注意隐患
- ·被“果链”踢群的欧菲光下一站在哪
- ·茅台丁雄军:民族品牌也能把冰激淋做好
- ·洪九果品销售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连续三年下降
- ·TCL科技投资鑫芯半导体 后者注册资本超60亿
- ·信用卡不良贷款加速“出表”,年内不良资产ABS发行近900亿元
- ·东部战区将在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
- ·7个月主动举牌仅一次,险资还看好权益资产吗?
- ·第二批试点机构理财产品面世 养老金融供给驶入“快车道”
- ·临港浦江园区企业壁仞科技BR100芯片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
- ·促进消费潜力释放 上海启动第三届“五五购物节”
- ·外媒记者提问中方有无召见美国驻华大使表达抗议?华春莹回应
- ·易会满重磅发声!信息量巨大
- ·还能上班吗?可以出门采购吗?地铁还运营吗?白云区疫情防控问答→
- ·波音跌超3% FAA将对所有波音777机型实施新的适航指令
- ·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国家铁路货运环比增长3.69%
- ·中邮理财董事长吴姚东:深耕专长抢滩养老蓝海
- ·广告中含有虚假内容,京东子公司被罚50万
- ·工信部: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 ·国务院再部署推动消费继续成为经济主拉动力 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 ·华医网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医疗卫生人员线上平台,红杉资本为股东
- ·财经TOP10|星巴克兑换券退款被指“玩不起”,58同城现天价马桶疏通费,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 ·早盘:美股继续下滑 道指下跌3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