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内释放超1.27万亿元!17家优质房企获六大行高额授信支持,地产股狂欢
来源:华夏时报
11月25日A股地产股走势。两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
11月25日上午,内释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与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分别位居行业第一位及第二位。放超房企其中,元家优质包括、行高信支、额授等在内的持地产股多只地产股涨停。究其原因,狂欢近两日银行不断给予优质房企大额授信是两日此次地产股爆发的“催化剂”。
11月23日至24日,内释六大行纷纷发文表示,放超房企与多家房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元家优质为包括万科集团、行高信支龙湖集团、额授碧桂园等在内的持地产股17家优质房企提供超过1.27万亿元的融资授信额度。值得关注的是,该动作正是“金融16条”加速落地的表现,即支持房企融资,且央企、国企与民营房企“一视同仁”。
那么,在股价狂欢的同时,行业是否会再次迎来“暖春”?
房企、银行“牵手”
11月23日,发文表示,与万科集团和美的置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据悉,交通银行将为两者分别提供1000亿元和2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并为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
当日稍晚于交通银行,和同样发文表示,为包括万科集团、中海发展、华润置地等在内的多家房企提供授信支持,双方将围绕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1月24日,银行与房企“牵手”的成员进一步扩容。发文表示,与包括、绿城中国等在内的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以总对总方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支持总额达到6550亿元。
中国银行则在与万科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之后,再度发文表示,将为碧桂园、龙湖集团等提供6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在个人住房贷款等业务领域深化全方位合作。与此同时,与方面亦表示,与多家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房企提供超过20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金额。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短短两日,六大行与17家房企展开合作,共释放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超过12750亿元。
谁是最大受益者?
从地产股的走势便可明晰,这超过万亿元的融资授信支持对于房企而言正是“雪中送碳”。11月24日,中指研究院企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银企合作将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增强宏观经济复苏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前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8%,降幅仍在持续扩大。刘水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复苏基础薄弱,增加房地产贷款投放,将有助于房地产企稳,有助于增强宏观经济为复苏的基础。
不过,当下而言,直接的受益者则是房企。梳理来看,截至目前共有17家房企获得银行支持。其中,央企、国企及混合所有制房企分别为,、华润置地、、中海发展、首开集团、越秀地产、中交建、华侨城、万科集团,而民营房企则是有龙湖集团、绿城中国、碧桂园、美的置业、金辉地产、金地集团、合生创展、大华地产。
从额度来看,万科集团则是与六大行均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超过2000亿元,龙湖集团也与六大行均签署了协议,美的置业则是与4家银行达成了合作。
房地产迎来拐点?
银行大规模为房企提供授信支持,且有一半成员为民营房企,一改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民营房企融资屡吃“闭门羹”的状态。那么,在股价狂欢、企业拍手叫好的背景下,其是否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走出低谷,迎来拐点?
11月25日,业内一位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银企合作名单来看,银行挑选的房企当前财务及经营状态均处于安全区间,上述房企中无一家为出险房企或者已经释放出明显危机信号的房企。”
“或许雪中送炭的表述并不准确,更准确的应是锦上添花。”上述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但是对于房企而言,除了融资得到改善之外,更重要的是市场向好,购房者预期增加,这两大复苏因素缺一不可。”
市场端,房地产销售难言理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前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1179万平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截至2022年10月份,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4734万平米。同比增长9.0%,住宅待售面积则是同比增长16.6%。
不过,有房企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仍然看好后续市场的发展,股价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
值得关注的是,邮储银行方面表示,后续还将开展第二批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合作签约工作,与相关房企加强务实合作,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同时,中国银行也将开展第三批全国性房地产企业合作签约工作。
此外,银保监会方面表示,2022年前10月份,银行业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为2.64万亿元,发放按揭贷款为4.84万亿元,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后续,银保监会将会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依法依规做好金融服务,切实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 ·韩国议员诽谤第一夫人?韩总统办公室:正考虑对他发起诉讼
- ·新年假期,如何“多吃一点”“少喝一点”?来看医生的提醒
- ·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延续实施半年至两年,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扩围
- ·披露预亏公告后又抛60亿光伏胶膜投资项目 绿康生化遭深交所发函关注:钱从何来?
- ·比亚迪回应称:近期关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
- ·订阅蜂完成近千万天使轮融资,红树叶资本领投
- ·宗校立:开工第一篇 分享些个人观点
- ·韩国电池三巨头积压订单超5.5万亿元!这一局面让“宁王”头疼了
- ·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即将出炉 市场聚焦利率峰值信号
- ·太火爆!《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都破亿了,商家呼吁:理性消费
- ·49.9享200元话费券?别上当!送的是“满额减”话费券,还要分几十次领
- ·3B家居涨超11% 正在推进破产准备工作
- ·奔驰车主记满12分被剐蹭反赔2万余元 警方:后车伺机制造车祸实施敲诈勒索
- ·西部证券预计2022年净利大降约七成,还有多家券商业绩下滑超五成
- ·中信证券:维持猫眼娱乐买入评级 目标价13港元
- ·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提供认证?教育部留服中心发布7问答详解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规划指引 再保险“国际板”启动 解决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
- ·兔年股市开门红,今早很多人赚到了!今年拿孩子的压岁钱买股票、基金合适吗?
- ·美国威斯康星州85辆汽车连撞事故受伤人数升至27人
- ·中金:维持和黄医药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升至37港元
- ·保险资金如何投资“专精特新”企业?中保投资贾飙提了这些建议
- ·在通胀下苦苦挣扎!近两成上市英企去年发布盈利预警 堪比金融危机时期
- ·中交地产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下降85.36%,为拿地砸下近半年营收
- ·何小鹏找了个女强人
- ·兴业银行一分行被罚25万元:贷款资金受托支付不规范、未严格落实“实贷实付”要求
- ·兴业银行:2022年实现净利913.77亿元 同比增长10.52%
- ·创金合信基金黄弢:市场大概率处于阶段性底部 有底就可以更乐观
- ·银保监会:2022年第三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75627件
- ·一线城市购房市场出现零成交 部分省会城市迎置业潮
- ·春节白酒消费“回温”,但“暴雷”隐患仍在!酱酒当自强?
- ·微博晒S12收官总结:7.5亿互动量再创新高 选手相聚平台感谢粉丝
- ·生育登记就是“上户口”?刚刚,四川回应了!三胎概念股今日大涨
- ·疯狂收割女星的富豪,“钻石大亨”李厚霖突然栽了
- ·巴克莱:下调亚马逊目标价至130美元 维持“增持”评级
- ·北京朝阳:感染者涉及风险点位,若有交集请立即报告!
- ·高盛宣布CEO薪酬调整:去年薪资大砍1000万美元 降幅达约30%